定制报告-个性化定制-按需专项定制研究报告
行业报告、薪酬报告
联系:400-6363-638
《招商信诺:2024女性健康影响力洞察报告(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信诺:2024女性健康影响力洞察报告(35页).pdf(35页珍藏版)》请在本站上搜索。 1、Contents/目录卷首语 女性的身心健康,仅仅是女性自己的问题吗?0102第一章 现代女性力量与健康挑战P07女性力量涌动向前,开拓发展新格局P08多重压力下的自洽成为新课题P10写给女性的健康科普入门级指南P14专家说:女性特有的健康需求尚未被满足03第二章 女性健康意识趋势观察P17女性开始更加关注“身”与“心”两全的健康P18爱与权力:女性引领家庭健康及消费决策P21专家说:“悦己”,要先为自己,再为身边人04第三章 你的强大,可成为家人健康的力量之源P25定义“女性健康影响力”:坚定意志与科学行为,将影响三个圈层P26创新“四维三点一体”家庭健康管理模型,构筑长效力量源泉05第四章2、 健康影响力,让璀璨芳华持续绽放P29爱自己,你会成为更好的自己P31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洞察:女性健康意识的提升是当务之急P33一位“家庭CEO”的心态修行卷尾语你的健康,我们一起守护062024女性健康影响力洞察报告4放眼全球,中国是女性劳动参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女性就业人员3.2亿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2%。中国女性在工作的同时,往往肩负大量照顾家庭的义务。我们不妨把女性身心健康问题看作是“房间里沉默的大象”,人们对显而易见的事实集体忽略或保持沉默。实际上,大量疾病并不以女性症状为研究样本。在心理健康领域,由于社会对女性情绪表达的期望,加上3、女性更倾向于内化情绪,她们更容易被误诊或者延迟诊断。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调查,女性确诊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的时间通常发生在30岁到40岁晚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偏头痛也与此类似因为医学界对女性生理特质研究不充分,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或许,身心健康领域迫切需要一场“变革”。在中国,约有15%25%的新手妈妈会经历产后抑郁。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教授韩卓的交流中,我们得知,绝大多数成年女性的身心状态,往往要等到她产生较极端的意念后才会受到家人关注。广州和睦家医院妇产科主任黄耀斌也表示,随着社会角色、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的改变,现代女性面临的健康威胁在某些方面也有所变化,比如面临的心理4、疾病、妇科肿瘤等威胁加剧。尽管医疗技术进步,但相关疾病教育并不充分,再加上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女性可能没有足够的信息以及办法来做出最有利于自己健康的选择。我们也观察到,女性在青春期、产后期、经前期、更年期等关键时期,生理健康障碍重点各有不同,且受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许多人会困于病耻感或不充分的健康指导,无法及时解决健康隐患。我们认为,女性的身心全面健康,作为女性个体幸福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应该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女性在健康管理方面的认知水平和实践状况,对家庭乃至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保险行业中,招商信诺是较为特别的存在,其5、女性客户占比高达70%。秉持“让客户更健康、生活更美好”的使命,招商信诺对女性健康和未来生活保障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今次,第一财经携手招商信诺,发布了保险行业首女性的身心健康,仅仅是女性自己的问题吗?卷首语Preface我们的探索与发现2024女性健康影响力洞察报告5份女性健康影响力报告。这本报告的初衷,旨在尝试直面女性的健康现状,将女性健康和财富管理结合进行考量。我们共同研究和采访专业人士与女性代表,揭示了女性健康议题的复杂性和迫切性。报告开篇,读者将跟随我们沉入数据之海,尝试重新理解和定义中国女性力量,并且阅读一系列健康挑战的词条这个部分就像一本简易科普读物,您能时常拿出来翻翻。我们将梳理中6、国女性健康趋势,探究大家在生活和家庭场景中的认知和行为。我们也会基于前两部分的研究,采访心理学教授、妇产科医生等专业人士,解读一些浅显的科普知识,包括保持一天好心情的小秘密。结合招商信诺的数据洞察,我们也试图为那些担任“家庭管理者”要职的女性提供健康和财富的新启发。招商信诺副总经理兼银保事业部总裁刘隽深耕中国银行业二十余年,她观察到,中国女性在家庭财富分配、投资方式等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女性通过主导家庭财富管理,进而主导居民财富管理。从业二十余年,她的另一个深刻体会是,财富和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健康是1,那么财富就是后面的0。没有前面的1,后面再多的0都是毫无意义7、的。”女性的健康状态深切影响整个家庭运转,因此,我们在报告中定义了一种全新指标“女性健康影响力”,并发布了一系列工具和指南,协助女性更好地应对情绪困扰等健康挑战,并通过报告的一系列洞察,引发家庭其他成员乃至社会对女性的关注、共鸣和思考。期待我们的探索,将会惠及更多女性与家庭。黄耀斌广州和睦家医院妇产科主任林信君全职妈妈张敬北京天坛普华医院副院长、迦华国际诊所总经理刘隽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银保事业部总裁刘雯菁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首席财务官韩卓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按姓氏拼音排序特别鸣谢现代女性力量与健康挑战01女性力量涌动向前,开拓发展新格局P8、0702多重压力下的自洽成为新课题03写给女性的健康科普入门级指南04专家说:女性特有的健康需求尚未被满足PART 1P08P10P142024女性健康影响力洞察报告62024女性健康影响力洞察报告7“既然男人女人各有不足,世界又如此辽阔丰富,一种性别何以成事?”英国知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表达这样的观点。在现代社会的倡议和进步下,全球女性地位逐渐提升,主要表现在女性在受教育程度、可支配收入、社会及家庭话语权等方面的连年跃升。放眼全球,中国是女性劳动参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女性就业人员达3.2亿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43.2%。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女性就业人员为9、6766.4万人,占比40.5%。庞大的女性就业群体背后,与女性教育的普及密不可分。2022年时,女性研究生数量已达到187.1万人,占全体研究生的51.2%。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她们成为行业与社会经济建设的顶梁柱。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也给女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过去,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领域,以及医药、体育、法律等行业中,女性领导的比例长期偏低。而近年来,女性就业更多集中于知识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我们在一些高精尖的行业,能越来越多地看到女性活跃的身姿。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20数据显示,女性就业人员占比TOP10行业中,除了教育、卫生、住宿等传统女性就业较密集的行业外,金融10、业排名第四,女性从业者占比达到55.8%。中国科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女性科技工作者规模总量超过4500万人,较2011年增长80%,在全国科技工作者中的占比已超过40%。除了就业比例和行业占比,职场上的女性领导力也逐步崛起,越来越多女性担任组织领导职务。以医女性力量涌动向前,开拓发展新格局药行业为例,如今越来越多女性突破“玻璃天花板”,在行业中崭露头角。据统计,A股及港股的医药上市企业中,由女性掌舵的企业数量已超过40家。女性领导力的崛起,一方面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持续倡议,为女性争取了更大空间的发展环境,企业在投入ESG时也更加注重打造性别包容、女性关爱、多元共融的职场环境;另一方11、面,有研究表明女性在关系改善、业绩交付、团队管理、培养后备等方面能力更具优势。2023 年女性科技工作者规模总量超过在全国科技工作者中的占比已超过较 2011 年增长80%4500万人重新发现女性领导力40%数据来源:中国科协2024女性健康影响力洞察报告8女性力量如海浪般不断涌动向前,但现状是同时受到了一些无法忽视的规约。例如,在职场,女性担任领导的比例虽然较以往有所提升,但仍旧不足。自1995年以来,担任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女性比例一直保持在10%左右;在劳动力市场,女性在管理职位中所占比例不到1/3。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位、职场竞争与评价的公平性、是否婚育、女性需处理家庭琐事、女性更重视家12、庭、认为女性的性格特质无法胜任领导岗位等刻板印象均成为了限制职业女性向上发展的因素。社会身份的定位、价值观的认同、对自我的期待,造就了女性的多重角色,她们是社会生产者,是家庭养育者,也是独立个体。这就像一个“不可能三角”理论这一理论最早在金融领域提出,即一个国家在金融政策方面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对女性而言,她们在社会的规约和自我的追求中,试图打破或平衡这个“不可能三角”。即使现代女性和男性共同承担着社会职责、家庭收入,主流的家庭养育观念,仍旧认为女性,尤其是母亲,需要承担起更多养育孩子、照顾长辈、照料家务的责任。这种看似普通的“共识”,导致在寻求职业发展和做出更13、大成绩的职场路径上,女性仍在追求更公平的规则和生态。职场发展的黄金期和生育高峰期的重合,势必会影响女性的职业表现。这些女性面对的现状影响广泛,但却少被人深度谈及。从社会层面来说,女性更容易受人际关系影响。2023 Cigna全球活力指数调研显示,女性压力来源TOP10中,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女性最主要的压力多重压力下的自洽成为新课题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位、职场竞争与评价的公平性、是否婚育、女性需处理家庭琐事、女性更重视家庭、认为女性的性格特质无法胜任领导岗位等刻板印象均成为了限制职业女性向上发展的因素。女性的社会身份和责任女性领导比例仍可进一步发展家庭养育者社会生产者独立个体2021 年,全球董事14、会女性成员占比全球担任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女性比例10%19.7%数据来源:金砖国家女性发展报告 20232024女性健康影响力洞察报告9来源,随之是自然灾害或气候变化、生活成本、工作太多、个人财务、缺少机会、亲密关系、教育/学习、全球政治和始终保持工作状态等。相较男性而言,女性在缺少机会、与家人/朋友/伴侣的关系、教育/学习、害怕裁员/解雇、与老板/同事的关系等方面感受到了更多的压力,对应说明女性在职场发展、亲密关系、个人成长等方面存在更多困扰。只要身处社会中,无论是职业女性还是全职妈妈,女性通常承受着更多压力,她们需要向社会、领导、同事、家人,甚至向自己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多重的社会期望15、与自我价值认同也会对女性带来压力,2023 Cigna全球活力指数调研显示,18.5%的女性表示感到筋疲力尽,有这种感受的男性占比13.9%。如何自洽,成为当代女性面临的课题。压力指数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女性最主要的压力来源自然灾害或气候变化生活成本工作太多个人财务缺少机会与家人/朋友/伴侣的关系教育/学习全球政治始终保持工作状态女性压力来源TOP10TOP1TOP2TOP3TOP4TOP5TOP6TOP7TOP7TOP9TOP10数据来源:2023Cigna 全球活力指数调研35.6 24.524.121.920.318.117.517.517.116.9只要身处社会中,无论是职业女性还是全职16、妈妈,女性通常承受着更多压力,她们需要向社会、领导、同事、家人,甚至向自己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数据来源:2023Cigna 全球活力指数调研18.5%的女性表示感到筋疲力尽2024女性健康影响力洞察报告10写给女性的健康科普入门级指南在多重身份和社会期待的驱使下,许多女性不仅担负家庭生活的职责,更需要承受职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伴之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律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也导致影响女性健康的因素随之改变。当谈论“女性健康”,我们指的是什么?我们总结了一系列女性更容易遭遇以及生理上特有的身心健康挑战,写就了“科普指南”,期望帮助读者辨识危险信号。除了身心健康状况17、,我们认为,女性的性别自如、自我觉醒和自我认同也应被纳入关注。在身体健康方面,现代医学把女性一生划分为5个时期:婴幼儿期、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老年期。而每个时期女性健康的重点有所不同。以经期和内分泌为女性人生不同阶段的重要转折点,前者以月经初潮为标志,代表女性生殖功能迈向成熟,涵盖了青春期到育龄期;女性从育龄期过渡到老年期的阶段,即为更年期,对其的定义是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此时期之后女性身体的内分泌发生重大改变,同时也将导致其情绪健康、身体健康等问题重点发生变化。目前来看,女性健康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女性疾病、经期、更年期、生育与生殖健康、情绪/荷尔蒙等;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女性健康则包括18、容貌管理、运动与肥胖、膳食营养、情感。女性常见心境挑战抑郁症与“恶劣心境”,女性更易患抑郁症是一个女性更易患病的典型例子。全球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发表的研究,调查了女性和男性疾病负担的20种主要原因在不同年龄和地区之间的差异。该研究提示,在全球范围内,心理健康状况对女性的影响更为严重。例如,2021年,全球女性因抑郁症遭受的健康损失(1019/10万DALYs)比男性(671/10万DALYs)高出逾1/3。婴幼儿期青春期更年期育龄期老年期现代医学把女性一生划分为5个时期出生后到月经来潮前先天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过敏性疾病等月经来19、潮到生殖器官大致成熟时期月经问题痤疮饮食失调骨骼发育等卵巢生殖功能及内分泌旺盛时期生殖问题HPV感染妊娠疾病乳腺疾病等卵巢功能衰退到生殖器官开始萎缩骨质疏松心血管病更年期综合症泌尿生殖系统问题等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退行性疾病慢性病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泌尿系统疾病等各时期的主要健康挑战示例2024女性健康影响力洞察报告11的慢性精神障碍,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其在精神障碍造成的疾病负担中排名第6位。其特点是抑郁相与躁狂相交替出现,或表现为轻度躁狂。躁狂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和与外界不相符的情绪高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感会呈现周期性变化。双相障碍常包括情感发作期与无症状期(缓解期)间歇出现。发作期20、可持续几周甚至36个月。情感发作形式不限,可以是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轻度躁狂。双相障碍发病年龄早、患病率高、共病率高、自杀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复发率高,且容易发展为慢性精神障碍。若不加以治疗,十分容易复发,会导致患者性格的改变,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我国的相关调查显示,双相情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0.6%,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强迫症常见且难治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无法控制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强迫症终身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为0.8%3%,女性更容易患病,世界范围平均发病年龄在19岁至35岁之间,根据中国2019年的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21、调查发现,我国强迫症终身患病率在2.4%。卫生经济学调查显示,在我国,强迫症每年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370亿元。强迫症不仅引起患者的痛苦,干扰其日常生活、社交和工作功能,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女性常见生理挑战大部分已婚女性患有生育/生殖健康问题“生育健康”这一概念最早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妇女运动,是指人的生育能力、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夫妻性和谐及控制性传播疾病。也指与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一切事宜,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男女DALY率年差抑郁症焦虑症头痛疾病其他肌肉骨骼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艾滋病全球女性比男性遭受更大健康损失的疾病负担22、数据来源:柳叶刀-公共卫生注释:这项研究比较了1990 年至 2021 年间,全球和世界七大区范围内,10 岁以上的女性和男性因疾病和过早死亡而损失的生命年总数又称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DALYs)。虽然关于抑郁症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为何女性更容易罹患抑郁症呢?有观点认为,是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综合结果。从生物学因素看,女性的雌激素、孕激素以及其他性激素在女性初潮、月经周期、妊娠、围产期(产前、中、后)、围绝经期(更年期)都会发生剧烈变化,这种变化间接导致神经递质代谢异常,最终导致抑郁症。焦虑症不只是焦虑焦虑症又称焦虑障碍23、,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紧张不安伴随心率加快、睡眠困难、胃肠道问题等。行为上可能出现坐立不安、四肢轻微震颤、肌肉紧张抽动、运动僵硬、呼吸急促、濒死感等。焦虑症最常见的几种类型有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广场恐惧、特殊恐惧、分离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中华医学会发布的广泛性焦虑障碍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显示,广泛性焦虑障碍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其发病年龄变异性较大,45岁至55岁年龄组患病比例最高。双相情感障碍导致情感大幅波动双相情感障碍(以前被称为躁狂抑郁症)是常见而严重348.3306.1332.9腰痛478.5259.2164.975.324、2024女性健康影响力洞察报告12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团队发布的全国生殖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007年至2020年间,我国不孕发病率已从12%升至18%。据第一财经报道,目前由于排卵障碍性疾病因素导致女性不孕的比例在增加。排卵障碍性疾病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年龄增大引起的排卵障碍,主要是因为高龄引起的女性卵子发育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的排卵性障碍性疾病多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PCOS会引发女性月经异常、血脂代谢异常、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而目前,多数女性对PCOS缺乏合理认知及科学应对措施,有许多患PCOS的女性诊断被延误了。另一影响生殖健康的是生殖25、道感染,包括外阴炎症、阴道炎症、宫颈炎症、子宫内膜炎症、输卵管炎症、盆腔腹膜炎症等,可能会导致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炎、宫颈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显示,约40%、共计3亿中国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生殖道感染等妇科疾病,已婚妇女的患病率则高达70%。长期患有生殖道感染类疾病,不仅影响女性生殖能力,也会增加女性的患癌风险。病耻感影响妇科疾病的正常诊治相关研究显示,妇科常见病中排名前7位的疾病依次是宫颈炎、乳腺增生、阴道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附件包块和盆腔炎。其中,生殖系统感染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类型,宫颈炎等疾病在早期发病症状会表现为宫颈糜烂,其发病率在3140岁26、女性群体中最高,这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炎症或肿瘤,是天平的两端,大多数女性对前者并不在意,对后者则多少有逃避心理,这导致了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容易被延误。还有一个隐秘的障碍,因为妇科疾病发生在隐私部位,患者往往拥有较高的病耻感,不愿意求医问药,更愿意线上问诊或自行买药治疗,从而耽误了治疗。女性经期引发系列不适症状及激素问题围绝经期激素问题以及经前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也是女性普遍易患的问题。PMS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的后期表现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其主要表现有烦躁易怒、失眠、紧张、压抑以及头痛、乳房胀痛、颜面浮肿等一系列症状。导致PMS的原因可能是激素和例27、如神经内分泌等其他因素、对孕激素的高敏感性、5-羟色胺分泌不足等,甚至是社会心理因素也会带来一定影响。绝大多数的女性都有过PMS症状,只是严重程度不一。等到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在绝经后晚期,女性会慢慢出现骨质疏松,而由于血脂改变,糖代谢以及血压、血管弹性等因素影响,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65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绝经泌尿生殖综合征发生率都会大幅上升。但目前看来,围绝经期激素问题的重要性还未被普罗大众认知。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常被忽略1990年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约40%70%中国女性患有妇科疾病已婚妇女的患病率高达7种妇科常见病卵巢囊肿附件包块盆腔炎28、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数据来源:柳叶刀相关研究报告35%2.75亿心血管病是全球女性的首位死因占全球女性每年死亡人数的女性患有心血管疾病2019年全球共有2024女性健康影响力洞察报告13升趋势,女性患病率更高。柳叶刀女性和心血管病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改善全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报告显示,心血管病是全球女性的首位死因,占全球女性每年死亡人数的35%,2019年全球共有2.75亿女性患有心血管疾病。但相比于肿瘤的较高死亡率,人们更容易忽略慢性疾病的风险。缺血性心脏病、中风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两个主要原因。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科主任刘梅林曾指出,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29、风险较高,且年龄越大,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这是由于女性面临一些特殊的危险因素,比如服用避孕药、妊娠、哺乳、绝经等。此外,情绪问题、免疫系统疾病也更容易导致女性心血管健康受到损害,因此要重视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性别差异。更年期与女性免疫系统紧密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发达国家第三大最常见的疾病类别,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